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说起知识点,应该没有人不熟悉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1
1.物理变化是:不产生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空气与人呼出的气体比较:空气中CO2、水蒸气含量低;O2的含量高
3.固体药品装在广口瓶,液体药品装在细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用的仪器是药匙和镊子。
4.量取液体要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使用时要竖直悬空,不要平放或倒置。倒取液体时,取下瓶塞要倒放,标签向着手心。
5.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6.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向上倾斜450,且管口不能对着人,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7.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8.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最多的是N2,占78%;其次是O2,占21%
9.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对可燃物的要求是:过量,且只与氧气反应而不产生气体;导致测得结果小于1/5的因素有: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冷便观察,该实验还能说明氮气的性质是: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
10.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
11.氮气和稀气都可作保护气,原因是化学性质不活泼。能用于食品包装中作保护气的气体,必需满足要求:无毒无害、廉价易得、不活泼。氧气主要有两方面的用途是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12.空气污染物有:粉尘和有害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主要是CO、NO2、SO2
13.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液态氧是淡蓝色;检验氧气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若复燃,是氧气。
14.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是蓝紫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是:黄色火焰,大量白烟。
15.请写出碳、磷、硫、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
C+O2====CO2;4P+5O2====2P2O5,S+O2====SO2;3Fe+2O2====Fe3O4
1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哪三种?写出相应的反应。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2KClO3=====2KCl+3O2↑
高锰酸钾加热:2KMnO4=====K2MnO4+MnO2+O2↑
过氧化氢在MnO2催化下制氧气:2H2O2=====2H2O+O2↑
17.化合反应:多种→一种;分解反应:一种→多种
18.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19.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有:排水法,因为O2不易溶于水,优点是较纯净;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优点是较干燥。
20.加热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查—装—定—点—收—离—熄。先将导管离开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防止水倒吸,使热的试管炸裂。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2
【重点难点解析】
一、怎样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在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要注意化学式的“·”不是数学上的“乘号”,而是表示结晶水合物里含有一定量的结晶水,其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无水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晶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加而不是相乘,如Na2CO3·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是Na2CO3的相对分子质量跟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加的和,即Na2CO3·10H2O的相对分子质量23×2+12+16×3+18×10=286.
二、结晶水合物中通常含有两种或多种微粒,那么硫酸铜晶体究竟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依据是看该物质的'组成(或构成)是否固定,而不是看该物质中所含微粒的种数,硫酸铜晶体的化学式为CuSO4·5H2O,即该晶体中CuSO4微粒与H2O分子之间的个数比是固定的,为1∶5,所以硫酸铜晶体中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固定的由此可知硫酸铜晶体是纯净物,类似的碳酸钠晶体也是纯净物.
三、将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无水硫酸铜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这一变化是否可称作风化?
将硫酸铜晶体加热变成无水硫酸铜是化学变化,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5H2O CuSO4+5H2O
这个变化是由一种物质(胆矾)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无水硫酸铜和水)的反应,所以属于分解反应.
风化是指室温和干燥的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将胆矾变成无水硫酸铜,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所以不是风化.
四、碳酸钠属于盐,为什么其水溶液呈碱性?
碳酸钠溶于水后电离产生Na+和CO32-,CO32-和水分子发生如下反应:
CO32-+H2O HCO3-+OH-,溶液中产生一定量的OH-离子,所以溶液显碱性,如果给碳酸钠溶液加热,可产生更多的OH-,使溶液的碱性更强.
五、为什么硝酸钾、硝酸钠、硫酸钡等物质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物质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必须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物中必须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硝酸钾是盐,盐能与酸、碱、盐起反应,分别生成新酸、新碱与新盐.但硝酸钾与酸、碱、盐反应后所生成的新酸是硝酸,生成的新碱是氢氧化钾,生成的新盐必定是硝酸盐或钾盐.其中既无气体也没有沉淀,而反应又不生成水,不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时对生成物的必要条件,故硝酸钾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同理,硝酸钠一般也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根据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反应物必须可溶于水或酸,而硫酸钡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所以硫酸钡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命题趋势分析】
1.对常见盐的考察除物理性质用途外,逐步趋向于信息给予题的研讨.
2.对溶解性的考察趋向于物质的共存,离子的共存.
3.物质的推断趋向于答案的不唯一性,即符合题意答案的多样性,并对全章进行综合考察.
4.物质的鉴别趋向于叙述的准确性,合理性.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3
(1)盐 + 某些金属=另一种盐 + 另一种金属。
(2)盐 + 某些酸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
(3)盐 + 某些碱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
(4)盐 + 某些盐 =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盐
1、 硫酸铜溶液跟铁反应:CuSO4 + Fe = FeSO4 +Cu 铁表面覆盖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浅绿色。
2、 碳酸钠跟盐酸反应: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3、 碳酸氢钠跟盐酸反应: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4、 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
5、 硝酸银跟稀盐酸反应: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6、 氯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产生。
7、 氢氧化钙根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8、 硝酸银溶液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淀产生。
9、 氯化钡溶液跟硫酸钠溶液反应: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产生。
初三化学必考的知识点4
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1)金刚石、石墨:C
(2)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
(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
(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 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 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三、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
含有钾、钠、硝酸根、铵根的物质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SO42- 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于水,其他都溶于水。
含CO32- 的物质只有K2CO3、Na2CO3、(NH4)2CO3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2、碱的溶解性
溶于水的碱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氨水,其他碱不溶于水。难溶性碱中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沉淀,其他难溶性碱为白色。(包括Fe(OH)2)注意:沉淀物中AgCl和BaSO4 不溶于稀硝酸,
其他沉淀物能溶于酸。如:Mg(OH)2 CaCO3 BaCO3 Ag2 CO3 等
3、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