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范文锦集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镭、陋、弘、癌、签5个生字,会写镭、陋、郎、贯、囊、弘、捐、赠、数、癌、签,掌握简陋、法郎、富甲一方、困惑不解、出乎意料、腰缠万贯、解囊相助、弘扬、捐赠、数年、癌症、签字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
2。能简练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有关居里夫人的生平)
出示ppt: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波兰物理学家,最早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她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11年12月,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
二、初读课文
(一)过渡:居里夫人确实是个伟大的科学家,她的伟大并不只在于她在科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还在于她的人格,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二)自由读书,要求正确流利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
简陋弘扬腰缠万贯解囊相助癌症保留穷困一贫如洗镭捐献
2。解囊相助的反义词是什么?
一贫如洗的反义词又是什么?
3。结合句子读懂词语:
(1)简陋什么样?文中说什么简陋?该怎么读。
出示ppt(句子):
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简陋的实验室。
那简陋前面再加上异常呢?又有什么新理解,那读怎么读这句话。
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
4。能从听写的词语中选择几个,来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深入读书,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时间顺序)
2。分段段意
出示ppt:
第1—4自然段先从美国记者麦隆内夫人1920年5月的一天采访居里夫人讲起,讲居里夫妇在十八年前炼出了第一克镭,当时每克镭价值七十五万法郎,这位夫人应该早已富甲一方了,事实上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原因是居里夫妇十八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专利。
第5、6自然段讲麦隆内夫人为居里夫人奔走、募捐购买一克镭的饯的经过以及数年以后美国公众再次向居里夫人捐赠一克锂的情况。
第7、8自然段揭示了居里夫人始终不要专利的崇高思想和美好的内心世界。
四、引导质疑
1。题目是《居里夫人的三克镭》,对于这三克镭文章有描写吗?读文章,找出来,读读。
2。你能结合居里夫人的处境,想想有什么疑问?
(这三克镭她都做什么用了?第一克镭研究出来时她做什么?)
3。读课文自己试着解答问题。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读懂课文,通过三克镭的故事,了解居里夫人科学家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2。能找出课文里哪些事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人类贡献巨大,哪些事情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并初步了解课文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可不可以对居里夫人做个简单的评价。
(居里夫人十分伟大;居里夫人很傻)
二、讨论、辩论中加深理解
1。过渡: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令我们惊讶,哪种评价更符合居里夫人的做人准则呢?我们从书中寻找答案。
2。用笔画出有关描写居里夫人的句子,来证实你对她的评价,准备时间(5分钟)。
3。引导发现,深入探究,感悟居里夫人的伟大。
出示ppt(句子):
端庄典雅的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
(1)对于这段文字,认为居里夫人伟大的同学,你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ppt:
镭倾注了居里夫妇巨大的心血、智慧、体力,甚至生命。为了证实镭的存在,他们在一间夏不避燥热,冬不避寒冷的破旧棚屋内从事起脑力加苦力的劳动,从1898年到1902年四年时间里,坚持不懈,终于从几十吨铀沥青矿废渣中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纯镭盐,并测定了镭的原子量。1903年,居里夫妇和柏克勒尔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2)结合资料,对于这段文字,你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居里夫人的伟大就在于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毫无保留的贡献给了人类而没有考虑自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师:一克镭的价格曾高达七十五万金法郎,我们一起来换算一下,合人民币多少?
生:(略)
师:那这一克镭可以为居里夫人换来什么?
生:豪宅、汽车、高档实验室
师:这些居里夫人有吗?
……此处隐藏3420个字……、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3、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小学语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读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把字写规范。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学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如: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借助拼音识字,结合上下文猜字音,请教别人识字等;通过配乐读,配乐表演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体验,通过感情朗读,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主动关爱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激发学生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给别人带去欢乐。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主动关爱别人和珍惜被爱都是幸福快乐的
课前准备: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课前向生活开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为学生放上学期的配乐朗诵《雨中的歌》这首儿歌。或者一起背诵《雨中的歌》
师问:"还记得这首儿歌吗那你们知道儿歌中的小青蛙为什么唱着快乐的歌呢"
2,师导入:"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与荷叶姐姐有关的故事。好吗
初读感知阶段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师:让我们打开书14课《荷叶伞》,听读课文。(播放课件)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并画己不认识的生字。
1,师指名读课文(2—3名)。
2,教师指名识字,正音。(播放课件)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通过检查老师觉得你们真聪明,把生字掌握得这么好。下面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这次我们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自己先读读,再和同桌读读。
师找2—3名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名同学读时,师提要求:边听边想,读了这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精读感悟阶段
四,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读课文,(熟读课文)
2,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谁还想读听听在他读时,大家边听边想:下雨了,荷叶姐姐在干什么荷叶姐姐的伞下都有谁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你们看,小鱼,小蜻蜓,小青蛙他们出来了,他们想和你们做朋友呢。
(1),理解"游过来""飞过来""跳过来"几个动作。
(2)自由选择其中的一种小动物,试着说说他们在伞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3)荷叶姐姐听到他们说的又会说些什么呢
师:荷叶姐姐为别人遮了雨,自己却淋湿了。
师追问:为什么荷叶姐姐被雨淋湿了,它还笑呢
五,课文内容的拓展
1,对课文创造性表演。
师: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表演一下这个故事
(师: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商量一下,故事中的`荷叶姐姐是什么样的,小鱼,蜻蜓,青蛙它们是怎样做的又会说些什么)
2,指名表演。(表演时大家都配有头饰,并找一名同学进行旁白。)
3,教师进行旁白,所有小组同时进行表演。
师:同学们,读了《荷叶伞》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收获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谁像荷叶姐姐这样爱帮助别人呢说说看。(老师进行关心同学,帮助他人的教育)
课后向生活延伸:
1,把今天学到的好词语写到你的小本本上吧。
2,画一幅"荷塘避雨图",把图中荷叶姐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吧。
回答:是因为下雨时它躲到了荷叶的下面,没有被雨淋湿,所以它很高兴。
学生自己读课文,并勾出不认识的生字。
3,小组检查识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俺”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身的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俺”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身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俺”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
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 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研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 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 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同学交流。板书:
1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
2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3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根除
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4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
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
6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
7 用草帽遮脸睡觉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 默读课文,体会“俺”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身的体会。
2 全班交流
让同学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俺”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俺”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俺”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同学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身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同学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课外延伸
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板书设计
祖父的园子──“俺”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