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什么样的随笔才算得上是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教育随笔1一、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那么我是如何努力来营造一个温馨的班级的呢?
1、“偏爱”后进生
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在班集体中,我总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体验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大胆吸收这些后进生参与班级管理,让他们在管理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
2、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从不宠坏他们,更不迁就他们。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热情的人,向上的人。优生不单纯是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要优,心胸要广,心理要健康。成天被人赞誉的学生,只能在理智深沉的爱之中,严格要求,警钟常敲,才能克服自身的弱点,扬起风帆前进。
3、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级体的一面镜子,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我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
二、建立竞争机制,形成竞争氛围。
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我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气氛。
1、人人都有一个竞争对手
每个学生自找一名水平相当的对手(我依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铅笔盒上贴上竞争对手的名字,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每次考试、比赛之后,谁输,输了就把个人竞赛中的“万里马”送给对方,以便时时激励双方。
2、组组都有一个追击目标
除了个人竞赛,我在班上还实行“一帮一、一盯一”,“表现小组”、“富有挑战小组”、“合作小组”等,分别对得分的、竞争最激烈的、小组最团结的三个小组进行奖励,鼓励其他小组都朝这个方向发展。并帮助尚需努力的小组想出响应方案。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塑造自身形象,赢得学生信赖。
孔子早在两千年前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好学上进,不辜负学生
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同时,班主任日常表现出来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精神,也能给学生以极强的示范作用和影响,从而转化为特殊的感召力。因此,我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参加中文函授,参加计算机考试,认真钻研教材,努力让学生喜欢上课,喜欢学习。
2、尊重学生,不远离学生。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我努力做到真心爱护我的学生,严格要求他们,但是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的。
班主任工作精心而又繁琐,他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用我的青春继续耕耘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我无悔,我高兴,因为我是一个班主任。
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教育随笔2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我们班的很多学生情绪开始浮躁,是因为快要期末考试的原因吗?后来经过询问学生我才发现是因为班里的一些学生有“抱团”的现象,所以班里部分学生的情绪才会不稳定,我想该怎么解决呢?高年级的学生慢慢进入青春期,情感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隐私,要是直接询问学生,效果肯定不好,于是我与学生之间开展了“小小纸条诉心语”的交流活动,同学在上课或做题的学习过程中有什么疑惑或者是生活中有什么困难都可以通过写小纸条的方式我交流,我也用写“小纸条”的方式给予回复,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学生们变的越来越信任我,甚至有的同学在友谊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也通过写小纸条的.方式向我求助,我非常满意现在和同学之间的融洽的关系。
“小小纸条诉心语”的交流方式既保护了同学们的隐私,也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老师在更加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在班级管理中也能“对症下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相信通过我的不断探索,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班级里建立师生和谐的良好教育氛围,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快乐成长。
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教育随笔3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总结了班主任工作中的“三怕”:一是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二是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三怕中途放弃,对学生置之不理。
一是怕性子急,冲动发脾气。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为教书育人是细活,需要的是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静,一时冲动,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如果事事发脾气,自以为是,独断专行,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些学生甚至会“破罐子破摔”,从此走下坡路。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心状况的不同,造成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班主任老师应该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志趣,要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取得学生们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发脾气。
二是怕马马虎虎,工作不仔细。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每一个人就是一亿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来的。”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因此,教师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如果工作马马虎虎,摸不清学生的底,号不准学生的脉,别说因材施教,就是正确的评价学生也是极其困难的。如果只凭班主任的去制约学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或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养成学生盲目听从的奴隶人格。因此,教师的心要比妈妈的心还细才行。
三是怕中途放弃,对学生置之不理。在老师对特殊学生的转变过程中,如果学生的进步不明显,老师常会对这类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对该学生不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帮助教育,反而听之任之,置之不理。这样的结果,经常使一些有了一点进步的学生再次退步,而使老师以前的努力功亏一篑。
班主任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 ……此处隐藏2371个字……和念头很正常,我不会强制要求你们中断这种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这份‘欣赏’不会影响到学习,反而会激励和促进你努力前进,那么,为什么不可以呢?但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度。下面我先给大家一分钟的思考时间,然后等会告诉大家你‘欣赏’的异性同学是谁?并告诉我们你为什么欣赏他(她),好吗?”
一分钟过去了,崔泽明第一个站起来说:“我欣赏冯瑞,因为她遵守纪律,讲文明,从来不说脏话。”
罗浩说:“我欣赏张
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教育随笔7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班主任工作更需要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过程中若能取得家长们积极配合,对学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呢?下面我就结合一年来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作为班主任应有效地进行家访或电访(电话访问)。
对学生进行家访或电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一般开学初班主任就要开展这—项工作。这项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与配合,也是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学生的一个好机会,更是班主任与家长相互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
这学期开学初我对班内35个同学进行了家访或电访。在家访或电访过戏中,着重在学生面前树立家长的威信,力求在家长心目中产生“若没有家长的配合,对子女的教育将会更困难”的感受。从而让家长有一种被重视的心理反应,锻长自觉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同时,在家长面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任务。在工作中,这35个同学若发生纪律问题,却能很好地取得家长的配合,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较明显。而没有进行过家访或电访的学生,若产生纪律问题,想取得家长的配合,却要另花一番功夫。
当然,对学生进行家访亦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在这学期的家访中,其中有十多个家长在我一踏入其家门就问我“是否其子女在学校犯了什么错误”。长期以来,班主任的家访工作有所失误——要不就是不进行家访,要不就是等学生犯错误时才匆匆忙忙向家长“汇报”。这样在家长心目中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小孩犯了错误时才来家访。我认为,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部分,应该贯彻在每个学期的教育过程中。在家访时宜采取闲聊的方式进行,在日常交谈中取得应有的效果。不宜过于严肃,更不宜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才去家访。
2、班主任宜个人进行家访,不宜多人集体家访。班主任在家访时,目的就为了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取得家长的支持,若班主任个人单独去进行家访的话更能取得家长的信任,若集体家访会给家长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且会给家长不良的感觉——这只不过是学校工作的一种形式。因此,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班主任单独的家访,能够与家长建立私人感情,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3、家访时宜树立家长对孩子的信心。在家访中班主任宜与家长共同商洽教育学生的方法,树立家长对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过多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而削弱家长对子女的信。
二、认真筹备好家长会,充分发挥家长会的教育作用。
一般来说,每学期将会召开一次家长会。好好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可以大面积地争取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家长会是一次集中学生家长到校进行的一次会议,利用得好,可使家长在短时间内了解学校的各种教育意图和家长应配合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可对学生进行一次较全面的教育。当然,若组织不好,会提供让家长们集体发牢骚的机会。所以,在组织召开家长会时,班主任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作为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之前一定要准备好发言稿,将其当作一节“公开课”积极备课,严格确定主题内容。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环节,选取了“家长应如何教育于女”的主题,同家长们共同探讨了有关教育子女的方法、经验,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
2、班主任应该在家长会进行当中,控制好整个会议进程,不要让家长过多去发泄平时的不满,从而造成负面的影响,而对班主任工作产生不良的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控制议程中,多举些与主题有关的正面事例来引起家长的思考、讲座从而让家长达成必须想办法教育子女的共识。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上,我针对本班某些家长如何教育子女而取得较好效果的典型事例加以介绍,使家长们有圈套的收获。
3、有必要的话,应该让学生与家长同时出席家长会。
对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协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当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其他方式方法可以取得家长对班主任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小学六年级班主任教育随笔8在同事QQ中看到她拍的今天毕业典礼的照片,有朋友评价:许多人都哭了。
看到这一点,我自己都觉得很奇怪:我今年怎么没有哭?感觉好像自己一直在笑。是不是自己不太正常了?
记得上一届带毕业班,是在三年前,开毕业典礼的那一天,流程几乎和今天一样,也是看视频,也还有学生发言送给祝福的环节,记得当时自己觉得很委屈,因为听着别的班上的学生一个个地起来,向老师诉说着自己心中的离别之情,而我教的那个班的学生竟然连一个学生都没有起来说的,就觉得心里很不平,觉得自己为这个班付出太多了。可是竟然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所以就不好受,回到班上好像很生气,说着说着就哭了。
现在觉得那时的自己很好笑,就像再带这个班一样,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愿意去做的,带学生走出学校去各个地方参观,请家长来班上做各种讲座,这一切都是我乐意去做的,并没有人要求,而且每一次活动的成功举办,都会让我感受到自己很有用的喜悦,这种满足感是每一次活动都会带给我的呀!正是这些活动,让我体会到了我的.价值感。
所以不论是上一届,还是这一届,毕业典礼上的视频中,我带的班,学生们出镜律应该是最高的,几乎占到全年级学生的三分之二。
我相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即使是学生不表达,不宣扬,我依然是我!因为这就是我的风格,这就是我的习惯!
发毕业证了,孩子们马上就要走了,我还是习惯地拿出相机来为孩子们拍照,现在我们班很多同学都加入了我们的群,我把照片放在相册里,他们是会看到,收到的。所以,今天他们毕业了,我并没有感觉到他们的走远。
毕业证发了,毕业照片发了,我还为每一个同学发了一个星球杯,因为这是我儿子喜欢吃的,我想孩子们也会喜欢的。
当所有一切该发的都发了,对孩子们说可以走了。有个学生还问:“站队吗?”
“不站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以往每一个放学的时间一样。
一个下午,我们班的QQ群上学生们话语不断,我想当他们升入初中后,将不会有如此多的空余时间来这里聊天了,他们将要迎接紧张的学习任务了,不过,我知道他们还会时不时来这里叙叙旧的,毕竟在这里他们呆了六年了。
毕业了,孩子们走了,我没有感觉到悲伤,他们即将升入初中,而我也将接一个新的班级,大家都将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毕业了,我为孩子感到高兴,今天,在分别的日子里,我没有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