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随笔

时间:2025-04-08 23:19:37
学生的随笔15篇

在学习、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生的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的随笔1

这天,我们去看杨树,出去的时候,我看到一团团“白雪”在校园里飞舞,大家必须很好奇,这个时候怎样会有雪呢?当然就是杨絮啦!杨絮雪白雪白,一团一团在空中舞蹈,就像下雪了一样。当杨絮飞落在一个地方聚集起来时,就像在开会呢!远远望去,好似一片雪地,可美啦!

杨树的叶子是爱心形的,色彩有的.黄,有的绿,大家如果有兴趣,能够来看一看哦!

学生的随笔2

静静地感伤。

静静地失落。

流年,不复。

春去春又来。

花谢花又开。

人走何时回?

雁南飞。

几度春秋?几度落泪?

庭前泪凝若霜,心里郎欲断凉。

空悲切。

无谓。

曾几何时?

郎情妾意甚浓。

曾几何时?

花前月下有意。

云晕淡淡,月化成雾,飘渺虚无。

窗前月光,思人饮雾,心有千斤重。

夜。夜。夜。

日日夜夜思君切。

涂脂染胭,姣好面容只献君。

穿裳带髻,妙然身影只予伊。

念。念。念。

思念化若情线,飞往前线。

惊愕。

讶然无语。

君?为何称戏言?

一身酒醉,吾为情醉。

泪。泪。泪。

数不尽的情言,已成过往云烟。

被人笑吾痴?被人笑吾呆?

不料真成红尘疯癫人。

痴痴恋恋,踏上红尘不归路。

学生的随笔3

一个老掉牙的话题,每时每刻都有全新的答案诞生。面对这张答卷再高明的老师也不敢轻易批阅、评判、打分,因为“美”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而生活的美给人以美的感受。一天,我难得出门去亲近一下生活中的美。

一下楼,就听见锣鼓喧天。奇怪,我寻声走去,看到小区广场许多人围着凑热闹,原来小区居委会正组织老年健身活动。嗬,年过半百的爷爷奶奶们个个精神抖擞,满面春风。一些参加秧歌队的爷爷奶奶更是美,个个头上戴着花冠,身穿鲜艳的秧歌服,腰间还系着彩带,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扇子,可漂亮了!只听居委主任一声令下:“来,扭起来”。爷爷奶奶们舞着大扇子,踏着舞点,美滋滋地扭起了大秧歌。看,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甜美的笑容,步伐整齐,动作灵活,舞姿优美,真是一幅“夕阳无限美”。

我继续向前走来到了公园,草坪上,一个小宝宝正在学习走路。他蹒跚地向不远处正张开双臂的妈妈走去。一不小心,宝宝跌倒了,妈妈飞快地跑过去,将宝宝紧紧地抱地怀里,轻轻地揉着他的`痛处,轻声地安慰着,宝宝很快用挂着泪珠的小脸冲妈妈笑了笑,妈妈将他抱的更紧了……。那妈妈无私的给予,全心的付出也是一种美。

太阳快要落山了,我转了一大圈正恋恋不舍地往家走,走到家门口发现家的周围也变得很美,原来堆放垃圾的地方早已种上了花草,原来狭窄的小土路已经用鹅卵石铺成图案的甬道,原来小区门前的杂货铺,已经变成南北货超市,原来破旧的平瓦房,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高级公寓。真是好美的城市一角。

今天的这一小转悠,收获可真不小。发现美其实并不那么复杂、深奥、难觅,它就隐藏在你的身边,无处不在。

学生的随笔4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在成长中经历,在成长中磨练,每一个人,都在长大。回想这一年,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茫茫人海,四处无烟。

20xx年7月1日晚,我躺在床上和朋友上网聊天,朋友和我说想去打工体验生活,于是我们就在短短一分钟内作出了决定,一起去打工 。7月2日我告诉爸妈我的想法,父母比较支持我,然后我带着1000元钱收拾好行李,7月3日早晨去往石家庄和朋友汇合,我们连工作都没有找到就离开了家,现在想想,那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两个人都很有默契地告诉父母找到了工作。于是,两个大男孩耳边相约到了石家庄的某个网吧,他玩游戏,我找工作(我不玩游戏),我们最初打算在石家庄工作,但又怕碰见熟人感觉丢人,而且我喜欢去陌生的城市闯荡,所以便找了份北京的工作,我在网上看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然后打电话联系老板,说了一下我们的情况,老板说他会安排人去火车站接我们,所以很顺利,我和朋友就找到了一份月收入4500-6000元、包吃住、花费每月补助200元的工作。

我只记得那一天我们很开心,感觉工作并没有别人说的那么难,甚至我还在心里嘲笑我的一个同学,因为他的工作每个月工资才2500元,我当时感觉自己很厉害!我们订了一个宾馆,吃完晚饭后就在房间里聊天, 那天晚上我们两个人计划着挣的钱要怎么花,两个月挣元左右,朋友说要和我带上各自的女朋友去旅游,我也在开心的做着美梦,只是后来我们没有选择那份工作,我和我女朋友也分了手。那天晚上我们的计划便永远地成为了过去,唯一留下的,就是在20xx年7月3日晚上,两个思想单纯却认为自己很成熟的大男孩儿,和那抽完后走强生命尽头的一支支香烟,伴随着笑声、美梦,还有那一去不复返的夜色。

20xx年7月4日,吃完早饭我和朋友便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我们买的卧铺车票可我却没来得及享受,我总感觉心里不踏实,为什么我可以很轻松的找到一份这么好的工作,心里有些怀疑有些不安,于是给一个哥哥打电话,哥哥给我说了很多,我认真的听,在火车即将到达北京的那一刻,我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换个工作,也许我遇到了骗子。现在想想,真的感谢那位关系超级好的朋友,没有抱怨而是听从了我的那个决定。后来我们到了北京,已经是中午,没来得及吃饭让我姐在网上给我们找了个工作,然后我和朋友乘地铁到约好的地方下车,等了半小时也没等到老板后来放弃了,打电话让她接我们她用那种很瞧不起的语气说:“让我去接你们?”唉,想起来就心情不好。后来我们又找到一个饭店的工作,也没让老板接我们,自己查路线过去,我只记得下了地铁后走了好长时间的路才找到那个饭店,当时已经是下午5点,然而当我们真正走到饭店门口时,两个人却谁都不想进去,因为从来没有给别人打过工根本不缺少那一点点钱,而且总感觉在饭店做服务生很丢人,长这么大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这种下场,在饭店门口犹豫了几秒钟后我就先进去了朋友紧跟着我(他真不给力什么事都让我带着哈哈),进了饭店之后一堆服务员异口同声地说道:欢迎光临,您几位?我假装很淡定地说我们是来应聘的(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很复杂,太丢人了),然后老板娘把我们带到一个包厢具体说了一下,还说我需要剪发,我那飘逸的头发就那样无情的被剪了,不过我让理发师给我留下来我自己收藏起来了,现在还在家里,满满的都是回忆。

老板娘让一个服务生带着我们去宿舍,到了宿舍我才知道什么是 ……此处隐藏11587个字……就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众多的个体集于一班,班主任面对的问题便愈复杂,经常会被反复出现在面前的“坏事”扰乱心情,甚至“气急败坏”,无法控制。殊不知,此时的生气,常常是徒劳无功,对于某些特殊性格的孩子,还会产生负面效应。在我的班主任经历中,有这样一情节令我难忘。

主人公是个调皮且性格怪异的男生。他与人相处,总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对于他的情况,我早就有所了解。接任这个班后的第一个学期里,对于他的错误我都尽量的宽容,常常单独给他讲道理,让他在新的班级中赢得新同学的信任。前半个学期,他也表现得较好,不常犯大错误。而这一天,他因不按老师要求想抢先打菜而与一个女同学发生了争吵(受食堂场地限制,食堂工人只能把饭菜送到教室,老师在教室里组织学生开中餐),负责维持秩序的同学见他大声喧哗就让他站在一边,最后打菜。他二话没说,将已打好的一碗米饭狠狠地罩在这名女同学头上,然后扬长而去。望着一片狼籍的地面,面对他如此猖狂的神情,想起平时对他的教育,我怒了!眼前的学生,他眼中还有同学吗?此时,老师就站在他的身边,他的心中还有“老师的威信”这样的概念吗?我强忍住怒火,轻声说:“把饭捡起来。”他迟疑了一下,极不情愿地弯下腰,慢慢拾起饭粒,站到我面前,头侧歪着向上,眼睛怒视指责他的同学。眼前的他,简直每个毛孔中都流泄着对同学的不尊重和对老师的不恭,每看他一次都能再一次激起我的愤怒。我端过他手中的碗,不由自主地伸向空中,恨不得也回敬他一钵饭菜……在倾斜的那一霎那,我的手还是改变了方向,饭粒落在了他的脚边。我不说话,他不说话,教室里一片寂静……

过了很长时间,我的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他,依然沉默。我必须想个办法将此事了结。我走近他,说:“把地上的.饭粒清扫干净,再打一碗饭吃吧。然后想想,你做得对吗?该怎样向同学道歉?”但是,倔强的他不说话,不吃饭,不扫饭粒……我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

下午快上课了,我只好将他带到到校长室,找来校长、家长……孩子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过他一再辩解:“其实,我是和别人一起争吵的,为什么只要我站在后面打饭而不叫别人站在后面呢?我不服气,一时控制不住才这样做的。再说,我泼的饭我捡起来了,老师生气了泼的饭,为什么要我清扫?”

孩子的话让我想了很多。是啊,以前的他因表现不好,与人争吵时更易被别人“关注”,;此时的他“耍泼”要的是公平对待,而我生气是为了要回老师的威信。在我让他清扫我扔下的饭粒而他拒而不扫的时候,我的威信又在哪儿呢?我倒是因过度强求威信,反而失去了威信,并与之产生了隔阂,这又从何谈起“亲其师,信其道”呢?古代思想家老子说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流水与顽石相遇,流水便绕道而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石头会被流水打磨得圆润光泽,流水也会一直顺畅向前流淌。而我这一怒,就像流水对硕石的正面撞击,纵然是力大无比,纵然会将石头挪移岸边,可此处却因此而形成了一个漩涡,让人陷入了一个不能自脱的境地。

细细想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是石头,我们是水,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柔弱来打磨他们的心灵;对于作为教师的我们来说,我们是石头,时光是水,它会用这一次次经历和反思,打磨我们的心境。

有人说:努力吧,高瞻远瞩,做一名有理想的教师;精益求精,做一名会学习的教师!而我想说:努力吧,调整心态,做一名不生气的老师!这是成功的前提。

学生的随笔15

最近,一直在关注和反思体育课堂组织管理的问题,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从本学期开始,每节课后都进行简单的反思,其实也谈不上“反思”,就是简单记录下本节课的组织方法以及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力争找到不同年级有利于孩子学习的好的组织方法。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是五年级一班的课,按照教学安排,主要教学内容是复习第九套广播体操。和往常一样,上课前就站在了操场上等孩子们,铃响以后,看到他们从教学楼走出来,远远望去,好像人数不是很多,并且体育委员也变了,等他们来到指定位置,问明白原因后才知道,有部分同学在班里办关于《纪念抗日战争70周年》的板报,还有的同学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留下了。其实,对于这种情况,自己也不是很奇怪,这个班级之前的课堂也很少来齐过,只是本学期才第二节课,就这样,心理还是有些不太习惯,况且每次人数不定,对于课堂组织管理,还是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想想,或许这正是对自己课堂管理应变的一种考验。于是还是以一种很平和的心态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在复习广播操之前,先玩儿了一个“大小西瓜、大小高楼、大小飞机”的游戏,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每个孩子都很投入。心想:“人数少,也有少的好处,比较好管理......”。还没等我思考完,又有几个同学走过来,喊“报告”。原来是个别的同学作业补完又下来了。因为队伍已经站好,我示意让他们站在最后一排,在做游戏的过程中,陆续又有几个孩子过来。

游戏结束以后,开始复习广播操,按照课程安排,我先喊着口令,让孩子们做了一遍,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孩子,特别是男生,根本不认真做,再三提醒,依然做不好。特别是后来来晚站在最后一排的孩子。当时我在想:“如果这样练习,练再多,估计效果都不会很好,是不是可以换一种组织方法”。于是,我想到了分组,但又担心分组后,个别组的积极性不高,就不练习了,之前就出现过这种情况。但又一想,反正集体练习效果不好,何不试一试。为了更好的组织,我给孩子们做出了以下要求:1、各组要有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练习;2、一组里每个同学动作都要到位,才算过关;3、最后来的同学为一组。最后我说告诉孩子们:“哪组先练好,哪组先自由活动。”

孩子们开始练习后,我开始观察,发现分组练习和集体练习完全不同,特别是女同学非常认真,好像觉得自己是做的最好的,其中一组还选出了2个组长,一个正面示范,一个背面示范,在练习的过程中谁做的不好,组长还把她叫出来单独练习。男生组也不甘示弱,其中一组一起喊口令练习,虽然动作不是很到位,但练习的那个劲头还是很足的。我特别观察了最后来晚的那组同学,一开始,他们没有开始练习,一直在商量谁当组长,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其实孩子们都想来试试当组长,但又没有那个信心,为了鼓励他们,我提出了你们可以选2个人来领着做,并且建议他们可以换一下位置,可以站在做的好的女同学旁边。这时候,我看到一个男同学对着另个男同学小声说:“来吧,咱俩来当组长吧。”两个小组长先是安排位置,然后又带领大家练习,拿不准的动作还向旁边的女同学请教。一开始有个别同学动作不到位,在旁边女同学的影响下,最后都很认真做了起来。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孩子们完全没有听到铃响,都沉浸在分组练习中,最后我示意大家可以下课,下节课进行展示。

孩子们离开了操场,我陷入了沉思。虽然这节课是一节简单的'广播操复习课,但从“陆陆续续下来同学”到“分组练习”,再到“不同组的各种表现”,我有了深深的感悟,正像钟启全教授在《静悄悄的课堂革命》中讲的那样:课堂不变,教师不变;教师不变,学生不变,学校不变。所有的教学改革都是从课堂开始的,关注课堂,关注孩子们的不同表现,自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以下是自己一点小小的感悟:

《学生的随笔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