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随笔1张文腾,一提到他的名字,就有些头疼。一入园,孩子的爷爷便告诉我们,老师给我们好好教育一下这个孩子,在家谁也管不了。果然,张文腾还真是“非同一般”,跳椅子,上桌子,甚至还爬窗户,推小朋友还不承认,班里顿时炸了锅。面对这样一个调皮的孩子,还真得好好想想办法,在与张文腾爷爷的多次交流中,我了解到这个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并且在做错了事情后,家长未能用有效的方法对他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
要想让张文腾改变现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让他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育活动时,我请小朋友坐小椅子,可张文腾围着教室跑,我说:“张文腾,请坐回小椅子,这样会打扰小朋友们。”可没坐一分钟,他又开始了。我没再给他机会,把他的小椅子放在一个角落,对他说:“张文腾,老师已经给了你一次机会,让你坐回去,可是你没做到,你打扰到所有的小朋友,你要对你的行为负责,请你到这儿来,先学会坐。”他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坐了过去。进行完教育活动,要进行室内游戏了,张文腾要起身过来,我说:“张文腾,你不能参加,你还没有学会坐小椅子。”我说完,张文腾又坐了回去,但哭了,我当做没有看见。第二天,进行教育活动时,我发现张文腾表现的比以往强很多,我抓住这个机会及时对张文腾进行表扬,“张文腾今天表现真棒,长大了,会坐小椅子了,大家为他鼓掌。”张文腾听了,脸上笑眯眯的,还自言自语道:“我长大了,我会做小椅子。”在进行适当的惩罚后,还是多用鼓励的方式让孩子获得自信,以后再进行教育活动时不会看到那个满屋跑的张文腾,而是守秩序的张文腾。
教育活动是搞定了,但在进行区域活动时,他还是很调皮,玩玩具争抢推,第一次发生后,我说:“张文腾,要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想要同伴的玩具,要用嘴巴说,“我可以玩你的玩具吗?”别人同意了,你就玩,别人不同意,不能抢,他点点头,但之后还是发生了战争,被抢的孩子哇哇哭,这次我直接走动他面前,把它的小椅子放在一边,他没有反抗,知道自己错了,很乖的坐在了旁边,不玩玩具。在被惩罚了两次之后,他自己也明白了一件事情,做错了事情就要自己负责。因此再进行区域活动时,他就会努力的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当然我们更应该对于孩子点滴的进步多赞赏。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文腾收敛了很多,渐渐地由一个调皮的孩子,变成一个老师们都喜欢的.孩子。是的,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但对不同的孩子,要因人而异,适当的惩罚让孩子意识到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于点滴的进步多加鼓励,给孩子足够的自信。可见,惩罚加鼓励是对调皮孩子的良策。
幼儿园随笔2昨日午时和往常一样,开展着区域活动。我巡视着各个区域中小朋友们的活动情景。一边安静的图书角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近一看原先孩子们在走迷宫。起初我以为看书的小朋友总喜欢拿那几本封面有奥特曼的书,是喜欢奥特曼和怪兽的那种打打杀杀。可是之后随着看这种书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引起了我的注意。在观察中,我发现看这类书的小朋友很多,他们总能够沉浸在其中,自我不断地去动脑筋,去寻找“路线”,帮忙奥特曼一齐打败怪兽,感受着成功后的那种欢乐。
对于图书角中,孩子喜爱奥特曼迷宫书的原因,我进行了思考。首先我觉得是书的画面吸引着孩子们,同时像迷宫这类富有探索、挑战的游戏也贴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迷宫一般都用箭头标明进口和路口,途中设有许多的障碍,这就需要幼儿用敏锐的眼睛和足够的耐心、智慧和勇气去发现。在走迷宫的时候能够丰富幼儿的经验,培养幼儿的.耐心等,还能够学到很多的新知识。其次在这一过程中也锻炼了幼儿的情操,通往成功的路也许不止一条,但在迷宫中到达目的地的途径仅有一条是最佳的,失败了必须从头再来。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会慢慢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有耐心、有毅力,必须能成功。
一本小小的书,能够让孩子在各方面得到锻炼,蕴涵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见生活中处处是教育啊,仅有去用心生活,感悟生活,才能够去了解生活。无论在什么活动中,仅有亲近孩子,才能去了解孩子,从而走进孩子们的奇妙世界,自我也会收获很多。
幼儿园随笔3随着年轮的不断叠加,耕耘幼教阅历的日趋成熟,日睹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夜梦着自己的所思所想,感悟良多,受益匪浅。
青春时,不能理解“母爱”,接待新生时,孩子们与妈妈“千丝万缕”,望着孩子的阵阵哭声,觉得烦透了,妈妈在门外窥视,不小心让里面的“儿女”看到,又重演了悲欢离合的交互情节,甚感不可思议,心里暗暗地责怪:这不是无非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吗?自己当妈妈后才懂得这种藕断丝联的情感,所以才宽容了他们,,善待处理好“母子离别”的场面,拆去窗帘,敞开大门,给他们开放的交流空间,慢慢的分离了他们的焦虑情绪,轻松地让孩子度过“断奶期”。
三十岁时,迎来了第三批的新生,记得班上的小慧萌是个弱小的幼儿,依恋性强,总是反复地问着:“我要找妈妈,我妈妈什么时候会来接我?”,这已是第三十次的唠叨,我告诉她“下午”,什么是“下午”?,对她来说,是个难以理解的时间概念,于是我又安慰她:“等你睡醒了妈妈就来接你。”没想到,明儿一早,她一进来就一骨碌地爬到床上去了,书包背者,鞋子不脱,闭上眼睛假假地睡了,问其原因,她说:“我睡醒了妈妈就来接我”,她是这样理解老师的话语和抽象时间概念的,我为孩子的慧拙感到惊讶,赞叹孩子的坚诚的'守信,接纳孩子的可笑做法,轻轻地给她盖上了被子,让她进行着“可爱的”等待。
四十岁,所接的第六批幼儿已升大班,孩子也开始从感性走向理性,师生沟通交流很好,常常是真心的对白,天天话题大家谈,我也发现孩子是一本百科全书,让我读而不倦,在慢慢的读懂后,多了一分的理解,少了一分责怪,多了一分的宽容,少了一分批评。记得在临近上小学的那个阶段,我们进行了“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的有效常规训练,要求幼儿准时入园,可班上的贝贝老是迟到,孩子们一再提出,要求老师给予批评,但我发现:他一进来时总是匆匆茫茫,眼里流露的尽是无助、愧疚,我读懂了他的眼神,知道事出有因,,于是,我宽容了他。经过沟通:原来他爸应酬多,常常深夜才回家,妈妈最近在外地培训,孩子的自觉性毕竟比不上大人,因此,起早难了,后来我又借给他闹钟,帮他设计一份一日生活作息表,让他独立记录,然后跟他爸爸取得联系,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岁月流逝,为人师,为人母,在人生的旅途中扮演了很多的角色,聆听着 ……此处隐藏6437个字……”奕奕胆子比较小,平时不爱说话,适应新环境的'潜力不强,这是客观事实,我们都很清楚,但我们没有拿他跟别人的宝宝比,更没有训斥宝宝。我们始终透过各种办法传递给宝宝这样的信息:我们相信他,他是最棒的!记得奕奕刚来园时,整整哭了两周,在幼儿园连滑梯都不敢上,也不跟其他小朋友玩。我用了“鼓励+强制+鼓励”的办法,逐渐,他的自信心增强了,也慢慢有了一些用心勇敢的表现,如今,他已经顺利的升入一年级了,我们都为他高兴!
幼儿园随笔11《论语》这本书的思想博大精深,在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我认为学习《论语》的目的旨在让学生了解并吸收前人思想中的精华和有益于自己的思想修养的部分。所以我们的教学重点不在于逐字逐句吃透课文,而在于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做人道理。
而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好像真的在学生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了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去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了我们的祖先,去学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课就没有白上。
说到我的教学过程,上课我注意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加大读的力度,例如散读、齐读、领读、个人读、小组读。通过读的训练,同学们对课文就容易把握。为后面的讲解奠定基础。从读入手,这样也就更好地是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内涵。
因为《论语》都是文言文,又是大思想家的理论,在学习上有难度,后来经过研讨,学生积极的解决疑难,还很顺利。《论语》渗透着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做人修身,对于学生来说此时正是需要这一教育的时候。
我认为本学期国学课我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由于古文中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有的同学对个别知识点可能还不够理解。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及特殊句式等。
2、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如果能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讨论来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深入钻研、虚心请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幼儿园随笔12子墨小朋友是一个相当调皮的孩子,而且很好动;为此他的妈妈经常拿他没辙,但是,也有优点,他很聪明,特别喜欢表扬,一表扬就什么都忘了,也表现得很好。
桌子上有些废纸条想扔掉,正好子墨在我旁边,我便说:“子墨,给我扔了这些纸去。”并顺手想递给他,可是他不接,而且还大声说:“我不扔。”然后一溜烟跑了,这令我很吃惊,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中午吃饭的时候总在想这件事情,我想到了子墨的性格,也许他不喜欢我这种说话语气。
下午上课的时候,我又把那块纸拿在手中,把子墨叫了过来,对他说:“子墨好孩子,你帮老师把这块纸扔了垃圾桶里好吗?”这个办法果然灵,他高高兴兴地说“好滴好滴,我扔我扔!”
子墨前后的表现截然不同,是因为我换了一个字,我应该这样说,我把“给”换成了“帮”,前者带有命令的口气,而后者则是商量的.口吻,孩子们对于帮更容易接受,看来孩子们对语言是很敏感的,换一种说法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幼儿园随笔13跳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有氧运动。它除了拥有运动的一般益处外,更有很多独特的优点。跳绳每半小时消耗热量四百卡。是一项健美运动,对心肺系统等各种脏器、协调性、姿态、减肥等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所以我们园也一直在鼓励孩子们多参加跳绳运动,还组织这一类的比赛和测试,跳绳的难度孩子很高的.需要孩子们手脚协调,我们在园里练习的时间少一些,所以我们会建议家长在家让孩子们多练习一些,会直白的告诉家长们“你的`孩子还不会跳绳,需要加强练习”。反思一下,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家长可能会觉得没面子,还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我们采取的办法是不仅要让不会的
孩子喜欢跳绳,更要让家长积极地配合老师训练孩子跳绳。这就是“让孩子去说服家长”,只要孩子喜欢跳又愿意参加练习,自己要求练习,不是考核而是乐趣,家长当然很支持。
首先介绍跳绳孩子来说有哪些好处,并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跳;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充分地调动孩子参与跳绳的积极性。运动能力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同的,有的学得快,有的学得慢,关键是做好这些学得慢的小朋友的工作。我们有针对性地在户外和体育活动时间由老师分批给孩子指导,并及时记录孩子每天跳的次数,哪怕今天他只跳成功了一下,我们也给予他最大的鼓励。随着次数越来越多,进步也是非常明显的,孩子户外活动时彩绳飞舞,你追我赶,别提多带劲了,以后,我班还要准备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跳绳比赛呢。
幼儿园随笔14柏拉图说:“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耐心这一品质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幼儿教师良好的行为表现。
我们教师的工作不仅在看护幼儿,还在于教育幼儿,解决幼儿不同程度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低龄的幼儿中更是频繁出现,因此只有我们更多的耐心,采用更适合的方法来消除幼儿对学习和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并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例如我在小班上学期发现幼儿对于穿衣是一个困难的事,为了尽快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为了让孩子对穿衣感兴趣,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尝试把穿衣的方法编成儿歌。在语言活动时和大家一起念一念,学一学,穿一穿。
“抓领子,盖房子”(动作要领:先将衣服里朝上,衣领朝身体,抓起往头后甩,手不放松。)“两只小手出洞口”(一起伸进袖管或一只一只伸进袖管,手还要拉住内衣袖口)“动呀、动呀扣扣子”(要领:两只手从上到下将纽扣一一扣好)或“哗啦一声拉上门”(双手把拉链拉出)孩子们兴趣高昂地练习着。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惊喜的发现孩子变能干了,不仅初步学会了穿衣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同时还对穿衣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能逐步帮助幼儿竖立自信心,对各种学习动充满兴趣和信心。
幼儿园随笔15一个跟着一个走是幼儿进入园需掌握的最基本的常规。
常常信步游走,他们即使排队也总将队伍走得稀稀拉拉,很多老师为了尽快将队伍走成型,就让幼儿一个拉着一个排队走,即后面的幼儿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走。我认为这种做法弊端颇多。首先,刚入园的幼儿同伴间互不熟悉,还不善于相互交往,许多幼儿不愿意让别人拉自己的衣服;互相拉着也是被拽着衣服的幼儿有不适感,于是就经常发生推拉、扯打、哭闹的现象。其次,幼儿用手拉着前面幼儿的衣服,腾不出手扶栏杆等辅助物,不利于自身平衡,同时由于是相互拉扯着,幼儿还要顾及整个队伍的平衡(这对于他们是很难的),一人走快一步,势必引起整个队伍的骚动,还往往出现一人摔跤,多人跌倒的情况。再次,如此训练,幼儿只能迈着机械的`步伐盲目跟从,束缚了幼儿的手脚,幼儿毫无自主,不利于幼儿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建议:教师再引导幼儿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时,不妨先开展小组练习,然后再进行全班练习。为了帮助幼儿能整齐地排队走,教师可要求幼儿现在窄窄的走廊里或沿着地上画好的标记走,然后再到比较广阔或复杂的地带(如楼梯)练习,采取这种由易到难的练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幼儿排队走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