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学习和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大班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大班随笔1晓昀是一个倔强、好强、性子急、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但又脆弱而爱哭的男孩,他做错了事往往不肯承认,如果受到批评了,就容易情绪激动,而这种情绪会影响半天甚至一天的活动。
有一次吃早点时,他在厕所里小便后急着去洗手时,一下子撞倒了丁丁。丁丁摔倒了,疼得哭了起来。可他不但不道歉,还无理地指责丁丁挡在了他前面。几个小朋友马上来告诉老师。看到晓昀涨得红红的又气呼呼的脸,老师感到了他的情绪正在激动。为了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但又避免抵触,老师没有直接地批评他,而是先询问他事情的经过。晓昀别过头嚷着:“是她自己挡在我前面的!”老师轻声说:“别急,请你慢慢说说吧!”晓昀气呼呼地重复:“是她不对!是她自己挡在我前面的!”老师耐心对他分析:“厕所里,小朋友那么多,大家都急着小便、洗手,总会互相碰到。可能晓昀也没看到丁丁吧!既然,大家都是不小心的,晓昀,你是个男子汉,马上说声‘对不起’就没事了。”但晓昀还是不肯认错,反而耍起了“无赖”:“谁让她站在这里的啦!谁让她站在这里的啦!”倔强的孩子一时牛皮气上来怎么也说不通。面对他的强词夺理,老师冷静下来,没有发火,也没有放弃。老师试图以先让孩子吃早点来缓和情绪,晓昀还是很激动,眼里闪动着泪花,站在原地不肯吃。此时老师从他的激动中读出了倔强、懊恼、受挫、羞愧交织的.复杂情绪。正巧那天有其他幼儿园的老师来听课,客人老师走过教室时,老师轻柔地拉着他的手避开教室里的孩子们来到走廊,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一起请客人老师来“评理”。老师诉说着:“刚才我们班发生了一件事,有两个小朋友在厕所里撞到了,大家都很不开心……”老师故意没有说明两个孩子是谁。客人老师也明白了这位老师的用意,也客观地帮助分析起来。晓昀的表情开始有了变化,那一触即发的激动渐渐缓和下来。谢过客人老师后,老师和晓昀说起了悄悄话:“老师知道晓昀其实是个很讲道理的孩子,只是刚才小朋友们都在,你有些不好意思对吗?”晓昀终于勉强地轻轻点了一下头。老师又说:“那没关系,其实丁丁也早就原谅你了。等你喝好牛奶后,再悄悄地跟她说句话好吗?”晓昀再次点点头。喝完牛奶,晓昀终于轻轻地向丁丁认了错。
幼儿大班随笔21 “小淘气”的转变
欣欣是我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己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朋友,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但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孩子令我头疼,但一直没找到好的办法令他改变。
有一天,我看见电风扇上非常脏,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够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来,心里这样想就更紧张了双腿也颤抖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欣欣两只小手使劲的扶着椅子,那股认真劲真让人感动,我想想平时对他那么凶,可孩子呢、、、、、、我眼睛湿润了。
我下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欣欣,你真懂事,老师谢谢你了”,并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也许以前从没这样夸过他,他脸腾地一下红了,转身走了。
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上课欣欣听话了,偶尔也犯小错误,但一触到我赞许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动时,他也特别喜欢和我在一起,邀请我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
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太珍贵了,也许会改变孩子的一生、、、、、、真是奇迹!
2 梳头发
刘平是我们班的“小公主”,不仅长得干净漂亮,而且聪明懂事,深得老师们的喜爱,特别是有一头洋娃娃的头发,每当看到她的头发乱了我就给她梳梳,并给她扎好看的小辫,她似乎也非常清楚这是老师对他的偏爱,总是跟我形影不离。
这天早上,我看到宁宁的头发乱蓬蓬的`,梳也没梳,我叫过她来问:“你为什么不梳头发?”宁宁说:“老师我是故意不梳的,让你给我梳,你为什么每次只给刘平梳小辫,我也要,”一时间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恍然大悟,无意中我犯了一个错误,梳头事虽小,但在孩子们心中却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觉这样对谁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几次上课宁宁在扯自己的头发,我还批评他,他却无动于衷,如果这是我主动给她梳梳头发,就能满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心灵的阴影,我们的宗旨是让鲜花和小草都受到阳光的温暖,我们做到了吗?
幼儿大班随笔3在户外玩大型玩具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他们尽情地跑上跳下,钻到左蹿到右。一天,有个孩子忽然喊道:“起火了,上面起火了。”几个孩子立刻聚集到一起,在初步了解“灾情”后便各司其职灭起火来。这个假装举着水管开始灭火,那个大喊“水不够了,我要去楼下多拿点水”……于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灭火游戏中来,一个简单的大型玩具瞬间演变成了孩子们英勇救火的场所,这说明孩子们不仅游戏水平在提高,创造性在提升,合作能力也在发展。但是从这以后,每次户外活动都会闹“火灾”,甚至孩子们一碰面就问对方:“你们那儿着火了吗?”然后一起大呼小叫地跑去叫“消防员”来“灭火”。这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我陷入了矛盾:老这样“着火”对孩子们好吗?我要不要阻止灭火游戏呢?
一天,一位来接孩子的奶奶经过大型玩具时被忽然的一声“着火了”吓得停住了脚步,然后急切地问:“哪里着火了?”环视半天,得知是孩子们在玩游戏,她略带不满地边走边说:“着火了也那么开心,现在的孩子都在玩什么呀!”这位奶奶的话一直回荡在我耳旁。我想,努力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帮助孩子们更客观全面地认识我们的生活是我应该做的。
回到活动室,我组织孩子们交流“灭火”行动,孩子们纷纷述说着自己在“灭火”中的表现:“是我最先发现四楼着火了。”“我去提了好多次水,终于把火灭了。”“我是消防队长,我冲在最前面。”……我说:“你们玩得很开心,对吗?”孩子们纷纷点头。我继续问:“如果老是着火,这是件好事吗?”孩子们安静了下来。而后,有不少孩子开始摇头:“不好,大火会把房子烧坏的。”“火还会把人烧伤、烧死。”“着火时会冒好多黑烟,看起来很可怕,还会把人熏死。”……经过一番讨论,孩子们认识到生活中要严防火灾。而后,我又和孩子一起学习了生活中的防火知识。
再到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恢复了最初的样子,不再玩灭火游戏了。我发现有一个孩子坐在一旁,沉默不语。我走过去坐在他身边,问:“昊昊,怎么了?你好像有点不开心。”昊昊说:“不玩灭火游戏了,我也不能做消防队长了。”原来这个小家伙还在惦记着“救火”的事!
接下来的两天,我反复回顾孩子们前前后后的表现。在引导孩子们的经验由“消防员的天职是救火”到“生活中要严防火灾”的过程中,他们对于消防员的认识和经验还是较粗浅和片面的,当游戏戛然而止时,孩 ……此处隐藏6373个字……,就这样吃吧,这次我不会说“不”!
幼儿大班随笔14小雅是我班新来的幼儿,一天当老师在讲《猪妈妈与小猪》的故事时,小雅突然哭了起来,老师走到小雅身边:“怎么了,小雅?为什么哭呀?”小雅没有说话,看到老师似乎更觉得委屈,肩膀不停地抖动着。
“小雅,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告诉老师好吗?”老师拿出纸巾一边帮小雅擦泪水,一边轻声地对小雅说。
“猪妈妈对小猪那么好,我妈妈、我妈妈去江南了,要好几天也不回来、不回来……”小雅断断续续地抽泣着说。
“呵,原来是为这个事情啊!妈妈去江南不是因为要工作吗?等工作做完了,就会回来了呀!”老师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小雅。
小雅依旧抽泣着,停了一会儿,问老师:“我妈妈会回来吗?”
“当然会回来了!你想妈妈,妈妈肯定也在想你,她一定会回来的,而且回来的时候还会带礼物给你呢!”老师微笑着说。
在老师的安慰下,小雅不再哭了。老师抱起小雅并告诉她:“妈妈不在的时候,老师会天天和你在一起的。”小雅依偎在老师身边,她感到,尽管妈妈不在身边,老师像妈妈一样对自己好,幼儿园和自己的家一样安全。
其实稳定幼儿的情绪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通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可能让一位小女孩向同伴炫耀一个上午,幼儿表现好时用一句“你真棒!”可能会使这位幼儿以后表现得更棒。教师经常用适当的赞扬、肯定、安慰的语言去鼓励幼儿,会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从而产生安全感。
幼儿大班随笔15把机会给每一位孩子
每一天早操和户外活动前的排队真让人头疼。我发出“站队”的口令后,孩子们就会疯狂的向站队的地方冲去。有的孩子连小椅子都顾不上放好,就迅速跑过去,你推我,我挤你.经常会听到:“老师,他插队”、“我站在这儿”。站在前面的几个孩子,有的抱着我的腿,有的抓住我的手,有的拉着我的衣服,我只能用更大的声音盖过他们,或者一一把他们的手拿开,批评他们一顿,可效果不大。我琢磨老这么乱可不是事儿,于是着手调查其中的原因。
我把几个总爱挤的孩子叫到身边问:“你们为什么排队时总爱挤?”“我想当排头!”“你们为什么想当排头呢?”“当排头多好,当排头在前走,离老师最近,能帮老师干活,还能得到表扬……”。我又把经常当排头的幼儿叫到身边问:“你们钟爱当排头吗?”有的孩子说:“钟爱。”有的孩子说:“有时钟爱,有时不钟爱。”在每次的活动中,每位幼儿都争着去做,但教师只是选取几个平时潜质比较强的幼儿担任。时刻长了,潜质强的幼儿只能被动的理解,潜质弱的只有羡慕的眼光。
怎样才能使每一位幼儿得到锻炼,又能让他们互相谦让着排好队呢?我决定和孩子们一齐讨论一下,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于是,我说:“那咱们一齐来想个办法吧!”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我又来问孩子:“大家都想当排头,可排头只能有一个,咱们怎样办才能让大家都能当上排头呢?”陈天赐说:“能够看谁的表现好,就让谁当排头。”其他孩子立刻反对:“不行,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当不上的。”马亦心说:“能够轮换着当,这天你当,明天我当。”孩子们争论不休。最后咱们确定“轮流当排头”。每一天选两名小兄弟姐妹当排头。当排头时要聚精会神。
新的轮流当排头建立后,孩子们都很高兴,他们再也不去挤着当排头了。我也归纳反思了自我的不足。咱们总是请潜质强的孩子帮老师做事,只注重孩子的义务而忽视了孩子的.权利,只注重孩子的服从而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日久天长,咱们就剥夺了潜质强的孩子选取的权利,也剥夺了潜质弱的孩子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权利。孩子们都只是在人生最出的起跑线上,作为教师有必要把锻炼的机会分给每个孩子。不是吗?
幼儿园随笔大班简短
《孩子变得爱举手了》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经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当老师有问题要问孩子的时候,能够举手发言并且思维活跃的就那么几个孩子,像张心瑜、王子嘉、刘晨啸等。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却很少发言,常常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貌。为什么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呢?是因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还是本身上课不够专注,从而使得思绪游离与活动之外;或者是即使明白答案,却因生性胆小而不敢回答。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我逐渐发现了这些孩子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所在,并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措施。像格格、宁宁等孩子是因为胆小而不敢回答问题,我就鼓励他们大胆举手,并及时对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能够逐步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翔翔、一为这些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提醒、引导,帮忙他们将注意力及时引回来。对于年龄偏小的孩子,我提问题时尽可能提得简单些,从而帮忙他们获得更多自信。与此同时,我还对举手发言的孩子奖以社会性刺激物,如五角星、小糖果等,以激发孩子们透过举手回答问题来获得礼物的愿望。
经过了一段时光的培养,孩子们在大胆回答问题方面,都有了不一样程度的提高。班级里举手发言的孩子越来越多,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声音也日益响亮起来。看到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满了期望和感动。
幼儿园随笔大班简短
《尊重幼儿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和孩子建立友好的平等关系,对于促进幼儿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尊重幼儿是建立这种关系最重要的前提,要尊重幼儿我们教师应该做到三要三不要:
一要耐心的去了解幼儿,不要主观武断。尊重幼儿,就要努力做到不武断的批评或否定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指责幼儿,而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再给与帮助和指导。
二要经常蹲下来和幼儿平视,不要总是居高临下,蹲下来平视幼儿,倾听他们的心声,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系和理解,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一种爱护。当我们蹲下来倾听
孩子们的心声,会发现一片完全不同于成人的、纯净而多彩的天空,如果我们总是站着面对孩子们,那么,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就不是身高上的差距,而是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心与心之间不能沟通的障碍。当我和幼儿交谈时,我总是自己蹲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他们来解决问题。当我需要孩子帮助时,我也总是用商量的语气征求他们的意见,还要真诚的说“请”“谢谢”。我从不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自居,也不为了维护所谓'师道尊严‘而固执己见,只要孩子说的对,我就采纳,就改正。
三要一碗水端平,不要偏爱。每个幼儿都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应让每个幼儿都感到老师的爱。这样才无愧与老师的称号。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利用各种机会主动亲近各个幼儿,和他们建立起感情。
记得刚开学时,我们班有个小女儿叫芳芳,她很胆小,说话很低,性格很内向,很少和小朋友或老师交谈,偶尔说话时声音发颤、手发抖。于是,我就利用妈妈每次送她进园时,我先把她抱过来,和她交谈。由于她画的画很好,我就经常将她的作品展览,并要让他讲讲作品内容,然后我就表扬鼓励她,并且让活泼的幼儿跟她做游戏。慢慢的她能主动跟我交谈了,还和小朋友建立了快乐、友好的关系、
我觉得要时时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的精神环境,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尊重,从而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